检测报告登录
帐号
密码


<< 返回    
染料选用的基本原则——色域宽广

 导读

纱线筒子(经轴)染色选用染料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少的染料种类染最多的色种(色域)并且符合染色质量要求的纱线。这不仅要求合理地选用染料,更重要是要科学地使用染料。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万能染料”,无论怎样使用都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相反,不论多好的染料,若使用不当,也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染色效果。

但对一个染色科技工作者而言,要熟练掌握一种染料的性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染料种类越多,掌握难度越大。

纱线染色绝大部分是客户来样仿色。接到来样后选用染料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选用近似色的染料为主色,然后添加少量其他调整色光的染料,这种方法能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及匀染效果,但要求染料色谱齐全,可选用如直接染料、金属络合染料、还原染料等。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三原色”拼色,如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目前纱线筒子(经轴)染色以采用活性、分散、阳离子三种染料的“三原色”为主。但是目前有些染料厂,乃至染色工作者对“三原色”的理解有些问题,为此本节先简述一下(详见第十三章)。

所谓“三原色”(Three Primary Colours)是指三个独立的颜色,其中任何一个原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而成,而其他非原色则可由这三个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色彩有两种,一种是光源色,另一种是因光源色而显色的物体色。因而“三原色”有加法三原色和减法三原色之分,两者有联系,但拼混结果完全不同。

一、加法三原色

加法三原色,就是由发光体发出的原色。在电磁波的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频率)的光波在人类视网膜上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感觉。

众所周知,按波长(λ)从380~780nm,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光。这种由单波长组成的、再也不可被分解的光称为单色光(而一般将波长范围较窄的光也看成是单色光)。

其中红光(λ=700nm)、绿光(λ=546.1nm)、蓝光(λ=435.8nm)三种高纯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众多颜色(而不是所有颜色)的光及白光,而其他单色光却无此功能。因而人们将红、绿、蓝三种单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由于它是以光的垒加混合而获得其他颜色的光,所以被称为加法三原色,这三种光在色度图三角形上处于三个顶角。

二、互为补色的单色光

不仅从红至紫七种单色光或加法三原色三种光以一定方式混合可得到白光,在可见光谱中,蓝光(λ=435.8nm)与黄光(λ=580nm),或绿光(λ=541.6nm)与品红光(λ=610nm),或红光(λ=700nm)与青光(λ=495nm),仅两种光以一定方式混合也可以得到白光。这种两两成对的关系称为互为补色。该对单色光称为互为补色的光。

三、减法三原色

减法三原色,就是非发光体发出的颜色。

(1)物体的颜色:

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大部分是物体(透明体或不透 明体)的颜色。当入射光照射在不透明体表面时,其 中可能某些波长的光波被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波被反射。当入射光是白光时,其反射出来的光包含了被吸收光波的补色光波,因而物体就表现为该光波的颜色。同时,其他两两成对互为补色的白光也被反射出来,但由于白光不显示颜色,所以不影响该物体的色相。

(2)减法三原色:

当物体吸收了加法三原色的光波后,就反射出它们的补色光,即:

吸收蓝色光波(λ=435.8nm),反射出黄光(λ=580nm),物体呈黄色。

吸收绿色光波(λ=546.1nm),反射出品红光(λ=610nm),物体呈品红色。

吸收红色光波(λ=700nm),反射出青光(λ=495nm),物体呈青色。研究指出,只有三种色的物质,它们在以一定方式拼混时,能组成最广范围颜色。这三种颜色位于色度三角形上从红、黄、蓝三顶角分别通过形成白光的点的直线延伸到三边之交点。

(3)加法、减法三原色拼色效果相异:

加法三原色和减法三原色产生颜色的原理不同,它们各自相拼混的效果也不同。如相互为补色的减法三原色相拼混得到黑色(及各种情况的灰色),而不是加法三原色相拼混得到的白色。

四、三原色材料

几乎每个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的生产商或拼混商都会推出其“三原色”大部分为红、黄、蓝。但使用厂发现使用这种三原色有不少颜色拼不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这种三原色不规范,因而其色域不广。

作为减法三原色,只有品红、黄、青才是“真正”的三原色,才有最广阔的拼色表达能力,即色域宽广。判别减法三原色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其最大吸收波长,当波长分别最接近700nm、546.1nm、435.8nm时才是真正的“三原色”。但应该指出的是,色域宽广只是染料选用的一项要求,而不是唯一标准。

作为染料,还要考虑到技术上、经济上的种种原因。由于科学发展水平所限,目前人们还不能制造出十全十美的三原色染料。

来源:染者无疆

<< 返回    

    版权所有 2023 金澳检验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创智路39号1号楼9层
  电话:025-84503078 84505828 传真:025-84503178
  苏ICP备09099797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502011068号